花蓮縣政府
活動訊息
影音專區
相關報導
個案故事
創業資源
政府計劃
常見問題
個案故事
首頁
個案故事
手工織品
胡秀蘭老師
太魯閣文化
用雙手織出一條通往世界文化線的「那都蘭工作室」
2025/07/28
在花蓮秀林鄉的山林之中,有一間藏著織布聲響與文化記憶的空間——那都蘭工作室。這裡不僅是織品製作的工坊,更是承載太魯閣族歷史與家族故事的生命現場。工作室名稱「那都蘭」,來自主人胡
柿子染
植物染
山下部落
用小柿子染出的「阿魯巴染」 讓部落文化成為可以穿戴的記憶
2025/07/25
走進花蓮壽豐鄉的山下部落,迎面而來的不是觀光喧鬧,而是一種緩慢而穩定的創生節奏。這裡住著七腳川社的後裔——阿美族人,在山腳下開啟了屬於他們的新故事:《阿魯巴染》。一顆柿子,染出
露營基地
新城崇德
在部落的海與山之間 -「巴罕營家」 與你一起耕耘療癒內心
2025/07/25
在清水斷崖南端、立霧山腳下,藏著一處被族人輕聲祝福的地方——巴罕營家。「巴罕」在太魯閣語中,是「耕作之地」,但更深的含義是一種祈願:願你在這片土地上,慢慢耕耘自己的內心。&nb
手工木筆職人
松蘿野店
葉佐蔚
從一枝筆開始:一筆一木一世界的「松蘿野店」
2025/07/23
在花東縱谷間,有一處被山林與時間溫柔包圍的地方,叫做鳳林。這裡不只是客家文化的聚落,也是一座適合靜下心來聽木頭說話的慢城。而「松蘿野店」,正靜靜地坐落於此。走進松蘿,空氣中瀰漫著淡淡木香,桌上整齊地排
獨立書店
鳳林小鎮
【貿易風書旅】小鎮上的特色獨立書店 為地方打開世界之窗
2025/07/22
花蓮鳳林是個安靜的小鎮,這裡以出校長聞名,據說有一百多位。而近年,鳳林也以獨立書店的密度而引人側目。貿易風書旅是其中一間書店。店主林欣穎一家都愛書,原本在埔里開書店,如今在鳳林買下一棟樓房,闢為書店,
老字號
水上娛樂
天空之鏡
清水斷崖
來過「56基地」你會知道什麼是花蓮的節奏
2025/07/21
一下車就聞到空氣裡淡淡的果香(這是真的,不是比喻)。抬頭一看,原來基地不只有海,還藏著百香果園、麵包果樹和香蕉樹🌿。這裡真的很妙——前一秒在海上划SUP,下一秒轉身進入一小片
花蓮露營
【巴罕營家】從部落走來的露營聖地
2025/07/21
在太魯閣族語中,巴罕(qpahan)不只是「耕種的土地」,更是一句溫柔的祝福——「願你在這片土地上,慢慢耕耘自己的內心。」 我們將這片祖先曾耕
木製手作筆
手工藝職人
【松蘿野店】每隻獨一無二的手作木筆 都擁有各自的山林故事
2025/07/17
「松蘿」是先人對檜木的俗稱,「野店」則是最初始的發想展示、銷售地點締結的緣份。先輩從花蓮的溪水上游撿拾自然風化,順流而下的漂流木,廢棄的邊料只能任其腐朽或當作燃料使用,非常可惜。老闆將這些帶著山林故事
【阿魯巴染】台灣原生柿子 串起部落植染經濟
2025/07/17
阿魯巴染工作室所在位置為壽豐鄉山下部落。 (部落依山而居,後口語稱山下部落)早期因為部落種了很多柿子,「阿魯巴染」就是源自於阿美族語的:Alupal,意思是台灣在地原生種的「柿子」之意。所以用alup
【那都蘭工作室】打破傳統 傳承太魯閣族的手織布文化
2025/07/14
工作室取名叫「那都蘭」,來自於父親為她取的族名。在秀林鄉裡的那都蘭工作坊,身懷傳統織布技藝的胡秀蘭,從16歲開始學習太魯閣族的傳統織布,應用多元的手工藝技巧與織品相互搭配,將太魯閣族人的傳統生活記憶及
太魯閣族
原民美食
【達基力部落屋】用美食開啟 太魯閣族豐富藝術人文
2025/07/11
◆達基力部落屋◆Dajili Tribal House 美食‧文化‧藝術‧觀光 結合的原民聚集場域!在23年前,這只是一間坐落在清水斷崖旁的小村落-崇德村〈太魯閣族部落〉,在山坡上,簡易的茅草及竹子搭
戶外休閒
水上活動
花蓮崇德
【56號基地】勇闖清水斷崖 馳騁於東台灣的碧海藍天
2025/07/11
56 號基地位於清水斷崖的入口,以崇德海灘為基地,集合地點走路一分鐘即可抵達海灘,因此除了海上 SUP 和獨木舟以外,也有沙灘車可以體驗。在花蓮水上活動還沒那麼盛行時,56 號基地早早就已推出清水斷崖
【馬太林部落】孕育出一位優秀的國際藝術家:優席夫
2024/12/16
泰林部落原名為「馬太林」(Matalim),馬太林的由來是Sadim生長範圍遼闊,Sadim指的是一種毒藤,因村子裡到處可見,因此便稱為Matadimay。阿美族會將其打碎取汁液撒適度的劑量在水面上,
【貓公部落】迷人的文化蘊藏在充滿故事的傳統家屋與手作體驗
2024/12/10
貓公部落是花蓮豐濱鄉的阿美族部落,古樸的部落具有悠遠的歷史文化,部落內的人口並不多,但在平靜的生活中,似乎醞釀著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就像Fakong的原意-「文殊蘭」般,相傳只要有一點莖就能生長,既堅
【dipit復興無菸部落】以實踐里山倡議為目標的無電網部落
2024/12/10
位於花蓮海岸山脈東側的新社村,2900公釐的年雨量,年復一年沿著森林、溪流一路流經中下游的部落與良田,匯集後朝著最後的盡頭——太平洋奔馳而去。天然的地理氣候條件,讓
【練習曲文創】佇立太魯閣山腳下的棒球隊課後天堂
2024/12/09
練習曲文創公司創辦人胡文偉於2015年來到花蓮新城鄉,在海邊與小孩們打棒球時,發現了在地許多單親和隔代教養家庭,導致家庭沒辦法給予家庭所能給予孩子的陪伴,也無法去看見孩子們的興趣。因此胡文偉承接了總教
【阿改玩生活】趣味與學習兼具的支亞干部落體驗營
2024/11/29
「阿改玩生活」負責人程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業後,於2015年返鄉。回到部落的他一開始加入萬榮鄉西林社區發展協會擔任理事,接政府計畫案辦活動,但是這些東西無法滿足程廷作為部落的一份子的想法,他
【野猴子探險森林】繞行整座森林的空中樂園
2024/11/29
野猴子探險森林的創辦人李明遠是一位戶外探險專家,擁有多年的營隊帶領經驗,涵蓋溯溪、漂流、爬樹和射箭等活動。最初,他向原住民租用保留地,隨著機緣的來臨,最終進駐這塊位於花蓮壽豐鄉月眉的這座山,實現了他理
【耐茁休閒事業】划行在壯麗的清水斷崖守護東海岸
2024/11/29
耐茁戶外成立於2017年,由熱愛戶外運動的專業教練Andy安偉華創辦。他專注於 SUP立槳及獨木舟等水上活動的推廣與體驗,特別是在壯麗的清水斷崖和鯉魚潭,他希望不僅將這項運動帶給更多人,同時也能夠從太
【鯨世界】海洋資源威脅下轉換跑道與鯨豚有了連結
2024/11/29
鯨世界負責人林裕軒成長於花蓮藍色的海岸線與清晨的魚市間,從父親的漁網到祖父的老船,海洋不僅養活全家,也塑造了他對這片海域深深的情感。然而,當他退伍回到家鄉繼續從事漁業時,卻發現,片熟悉的海洋正在悄然改
【林記魚丸】沿襲祖輩堅持選用鬼頭刀魚傳承漁港最原始滋味
2024/11/28
林記魚丸在花蓮漁港已經營超過30年,從爺爺開始進行傳統漁業捕撈,奶奶將家裡捕撈上岸的新鮮鬼頭刀魚加工製成魚丸做為當時漁民朋友方便攜帶出海的食品,大受漁民朋友歡迎而開始經營魚丸販售。 &nbs
【達娜文化分享空間】一台電輔自行車騎遍布農族的故事與風情
2024/11/22
位於花蓮南部的玉里鎮與卓溪鄉位置與關係皆緊密相連,人與人之間亦是如此。一群原本擁有各自工作的布農族青年集思廣益、貢獻所長,由四位夥伴合力共創了達娜文化分享空間。「達娜」(TANA)在南島語系中意指刺蔥
【有幸芽田】種下「花東第一家無包裝商店」的初芽
2024/11/22
有幸芽田創辦人陳思蓓,在19歲高中畢業後在家鄉花蓮即創立一間餐廳「獵人廚房」。2019年遇上了疫情,她開始停下腳步思考人生的目標與意義,詢問自己:「我能為這世界做些什麼?」、「我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廣太綠能】新創團隊注入源源不絕的綠電,期待與民共享
2024/11/22
廣太綠能的創辦人陳昶宇曾在美國及台灣從事工業產品設計開發及建築工程的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然而,對於故鄉花蓮的熱愛,於2021年毅然決然地回鄉,投身於微型水力發電事業,希望能夠帶來更多的永續綠電。&n
【秧悦美地度假酒店】入住無毒香草世界,給你新世代的旅遊體驗
2024/11/22
秧悦美地度假酒店源自於集團創辦人尹純綢返鄉發展的願景,她希望藉由改善環境,帶動當地經濟,並為社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起初,這片位於吉安鄉干城村的慈雲墾區,是由退伍軍人所開墾的荒地,經過多方規劃與改良,逐
【拿莫繪創意有限公司】用藝術點亮城市,將空間變成有溫度的感動
2024/11/01
以牆面彩繪藝術為核心,擁有精湛的手繪技術和創意設計,致力為不同空間帶來獨特的美學價值。拿莫繪的彩繪作品,不僅僅是一面牆上的裝飾,更是承載著情感和故事的藝術品。 用藝術重新詮釋空間拿莫繪的創作
【洄音創意有限公司】娛樂體驗的革新者將帶來聽覺的震撼
2024/10/07
洄音創意公司專門研發手機和電腦遊戲及影音的周邊音效混和裝置,讓玩家和使用者在聽、說、唱的同時,享受多樣化的音效效果。他們不僅代表技術的創新者,更是娛樂體驗的革新者。洄音創意注重高效工作與品質維持,也於
【慕霓工作室】化身美妝師,打造實現創業夢想的平台
2024/10/07
慕霓創意整合行銷工作室由陳布坤先生創立,帶領團隊為地方產業和小型企業創造出色的品牌形象及提供行銷策略。身為專案經理的高傑心小姐,負責協助管理與執行等面向,他們不僅注重視覺設計,更在意市場研究和消費者需
【東村工作室】有機的人與物件結合 設計出手感溫度的作品
2024/10/04
東村工作室是一個結合木工和平面設計的工作室。2019由平面設計師沈貽華偕同木作設計師邱俊瑋創立,他們將藝術、設計與功能融合,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體驗與感官享受。 木工是手感溫度、有機的人與物件結
【一品醇】遵循古法 滴滴結晶!花蓮水質釀造出琥珀色光澤
2024/10/04
位於花蓮吉安的「一品醇」醬油源自台北萬華「東園」醬油品牌,堅持使用最天然的黃豆、鹽巴和水,遵循古法日曝365天釀造出濃郁甘醇的醬油。創辦人石桓圳承襲著此傳統醬油製作工法,經歷多年的技術轉移和測試後,發
【花東恒好】友善耕作平台聚齊小農 | 讓花東農產品成為餐桌上常客
2024/10/04
花東恒好以ESG為核心,聚焦對友善、有機、綠色循環有概念的用戶,提供最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服務。創辦人杜瑋霖抱著想要多加探索這片土地的念頭,於七年前落腳台灣東部,創立了「木夥土農創實驗社」,並賦予它一個
【JIE JIE甜點黏土手工藝工作坊】黏土藝術與甜點的組合,給你一場可愛的感官體驗
2024/10/04
「JIE JIE甜點黏土手工藝工作坊」是由黃湘涵女士創立的小天地,將手工粘土藝術和精緻烘焙技術完美結合,帶給你一場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黃湘涵不僅擁有專業證照,還憑藉她的豐富知識與無限創意,打造出一個既
【秋月食堂】在地食材X品質把關 做出心目中回味的古早味
2024/09/24
重拾記憶中的味道:玉里必吃的古早味「秋月食堂」位於玉里鎮的「秋月食堂」,是一家擁有濃濃古早味的餐廳,這裡的每一道料理都充滿了對傳統美食的熱愛與堅持。餐廳的主打菜色是台式日本拉麵,雖然看似樸實,卻蘊含著
【山上那良】充滿愛與創新的苦茶油 崙山部落的驕傲
2024/09/05
在台灣花蓮縣卓溪鄉的崙山部落,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名叫山上那良。這個農場背後有著一段充滿愛與創新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那孟賢和沈良貞。某一天,兩人在山上的一棵樹下靜靜地享受著自然的清涼,思索著如何替農場
【東豐拾穗】青年回鄉創造綠色永續 為花蓮奠定有機農業基礎
2024/09/05
這段故事可以從25年前開始說起,曾國旗因為想要逃離充滿艱辛的農業生活,決心告別家鄉前往都市尋找新機會。然而,命運總是愛開玩笑,在民國87年,年僅27歲的他,接獲父親意外受傷的消息,決定返回故鄉接手家族
【後山蕨起】野菜開創嶄新一頁 平凡的蕨類蘊含無限可能
2024/09/05
蕨葉飄香,後山新綠:解密「後山蕨起」的蕨類王國在台灣東部的花蓮縣,有一片被稱為「後山」的美麗土地。這裡不僅風景如畫,更孕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在這片沃土上,「後山蕨起」這個充滿理想的團隊正在默默耕耘,
【花東宏宣】茶水間計畫X永續轉型 六十石山的無硫金針給你純淨的品味
2024/09/05
豐饒花東,匠心獨具:「花東宏宣」的優質農特產品之旅位於富里鄉的「花東宏宣」,以其高品質的農特產品聞名,這裡的產品不僅代表了花東縱谷的風土人情,更展現了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保護。公司主要經營無硫金針等優質
【都好餐飲顧問有限公司】一家專注於花蓮精品咖啡文化的職人訓練所
2024/09/05
引領咖啡創新與永續發展的先驅:都好餐飲顧問有限公司 (都好咖啡)都好餐飲顧問有限公司(都好咖啡)2018年成立於花蓮,是一家專注於推動花蓮精品咖啡文化全面發展的專業顧問公司。公司由花蓮唯一一位獲得SC
【艾斯可菲祕境私廚】在地食材X餐桌體驗 拉開味蕾旅程序幕
2024/09/04
在花蓮的隱秘角落裡,有一處幽靜美麗的地方,叫做「艾斯可菲祕境私廚」。這裡不只是吃飯的地方,還是一個充滿驚喜的美食探險國度,接下來由烹飪界的大師林仁中主廚為您拉開味蕾的旅程序幕。你知道嗎?林仁中主廚曾應
【芳草古樹花園】菸樓改建的祕密花園住所 產生歷史與自然的共鳴
2024/09/04
歷史與自然的共鳴:「芳草古樹花園」的綠意詩篇準備好踏上一段充滿歷史和自然氣息的旅程了嗎?今天我們將帶您走進台灣花蓮鳳林的「芳草古樹花園」,這裡不僅擁有令人驚嘆的自然美景,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們
釀出太魯閣的甘甜:「宇馨藝」的世代接力
2024/03/29
位於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邊界的宇馨藝民宿,是一對為了規劃退休生活而移居花蓮近二十年的夫妻所經營。他們以用心踏實的經營理念,努力耕耘著,讓每位到訪的旅客都能帶著美好的回憶回家,感受到民宿的溫暖與真誠。這也
壽豐鄉:花蓮的自然寶庫與活力農鄉
2024/03/28
花蓮縣壽豐鄉,是一片充滿自然風光與人文魅力的土地。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橫跨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孕育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池南森林遊樂區、鯉魚潭風景
吉哈拉艾:花蓮富里的天空梯田與百年水圳
2024/03/28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的吉拉米代部落,是阿美族人的傳統領域。這裡有著如畫的天空梯田和豐盛的哈拉米產地,不僅保留著古老的水圳,傳承著豐富的原民文化。這些特色成為了這個地方最引人注目的亮點,吸引著遊客和研究者
茶香飄溢,品味自然澄澈:「天心茶園」的有機茶葉二三事
2023/11/30
大家,準備好了嗎?今天顧問即將帶我們踏上一場獨特的茶鄉之旅,探索台灣山區茶園的濃郁風味和魅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天心茶園」的故事,揭開這段茶香故事的序幕吧! 在台灣的優美山脈中,有
從心出發,夢在花蓮:「木想傢」的傳承與創新
2023/11/30
在花蓮的山林間,有一個特別的存在,那就是成立於2022年9月的「社團法人臺灣木想傢人才培育協會」(以下簡稱「木想傢」)。這個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的組織,是由一群熱愛木工的人士所共同創立,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
花蓮港邊極致享受,林氏海產新鮮海鮮飄香
2023/11/30
大家好!歡迎來到花蓮港邊一家極致享受的海鮮餐廳─「林氏海產」這是一間以新鮮海鮮和精湛烹飪聞名的小廚房。今天,讓我們跟著顧問一起探索美味的海鮮王國,感受來自大海的呼喚吧! 「林氏海產」的最大優
騎遊未來:「易踏趣」電輔自行車引領智慧騎乘潮流
2023/11/30
在這充滿緊湊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您是否曾幻想過擁有一種輕鬆、舒適、且充滿趣味的方式遊覽台灣?今天顧問帶我們來到這間2022年成立的「易踏趣」電輔自行車公司,致力於提供最舒適省力的自行車產品,就讓我們一起
口袋名單必備!一試成主顧的「林家魚丸」美味海鮮之旅
2023/11/30
大家好!歡迎跟著我們一起來到花蓮港區的海鮮首選小吃店─「林家魚丸」,這是一間擁有豐富海鮮資源、口碑極佳,在地經營超過40年的海鮮餐廳。接下來就讓我們帶您來探索「林家魚丸」成功的秘訣吧! 提到
綠色保衛戰!「浩然無毒事業」攜手在地合作打造永續未來
2023/11/30
大家好~歡迎跟著我們一起來認識花蓮地方創生的夥伴,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位於瑞穗的─「浩然無毒事業」,他們的團隊以技術優勢和在地深耕為基礎,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天然環境清潔用品及農作害蟲除蟲產品,並成為瑞穗
突破在地品牌,「誠品居家窗飾」創造市場新契機
2023/11/30
大家好!近年來,我們發現窗飾不再僅僅是擋光的工具,更是室內設計的一部分,展現居家風格的關鍵元素。在花蓮有一支充滿創意的窗飾團隊─「誠品居家窗飾」,他們以年輕的活力和對美學的熱愛,成功打造出一系列獨具特
有機米革命:青農團隊「天賜糧源」如何以有機米翻轉富里農業命運?
2023/11/30
今天就讓我們漫步到富里,看看這個充滿熱情與創意的青年團隊─「天賜糧源」,這群擁有不同學經歷、專長的返/移鄉年輕人,如何發揮良好的默契與專案執行經驗,共同致力於打造富里知名的地方產業體驗活動。 
激流勇進,技術先鋒:「廣太綠能」如何引領能源產業的創新浪潮?
2023/11/28
歡迎大家來到「廣太綠能」水力發電的奇妙世界!今天,顧問準備帶著我們一窺這家公司的獨特之處,以及他們如何應對能源產業所面臨的挑戰。 「廣太綠能」多年來在水力資源開發上的精湛經驗,他們的能源項目
「花蓮野菜學校」:你有所不知,野菜與原民文化的交織
2023/11/28
在這個充滿現代化的時代,我們往往忽略了大自然所賜予我們的寶藏,其中一項就是野菜。位於花蓮的一所特色學校,正以獨特的方式,讓我們重新認識野菜的價值,這就是「花蓮野菜學校」。 「花蓮野菜學校」的
口感鮮嫩,品質保證!「菇德農場」帶你品味自然生活的滿足
2023/11/28
大家好,歡迎來到花蓮的一個小角落,這裡有一個獨特的農場,讓我們跟隨顧問的腳步來一探究竟。坐落在花蓮的「菇德農場」,一起來看看它的獨特之處吧! 「菇德農場」是花蓮地區首家獲得有機認證的菇蕈農場
健康生活的源頭:「江玉寶有機農場」的綠色饗宴
2023/11/28
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部落格。今天要介紹的是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的一家特別的農場——「江玉寶有機農場」。這個農場不僅是當地的有機農業先驅,更是一個將有機理念發揚光大的典範。&nbs
守護海洋之美:『鯨世界賞鯨』啟發保護海洋的新使命
2023/11/28
花蓮坐擁大山大海的景致,在東邊鄰接太平洋的海岸線上,我們可以看到廣闊無垠的大海中,有一支賞鯨業界的領航者,他們就是「鯨世界賞鯨」。這個團隊不僅以創新前瞻的姿態脫穎而出,更以一系列的海洋環境教育與保護生
創變未來:小羊社會創新工作室的跨領域探索
2023/11/28
大家好!今天要帶大家一同來認識,在社會創新領域中,「小羊社會創新工作室」憑藉其獨特特色和堅實優勢脫穎而出。這個跨領域的團隊由各專業背景的成員組成,包括:社會學、設計和企業策略,使他們能夠從多元角度解決
甜蜜玉里,「九日良田」手作甜點
2023/11/28
說到玉里,除了遠近馳名的玉里麵之外,這裡也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地方,今天我們就要帶大家認識「九日良田」,這家獨特的小店提供人們一個充滿著甜蜜香氣的角落,讓每位客人都能感受花蓮在地食材的獨特風味。接下來就讓
花蓮田園之寶:「東一嚴選」苦茶油的純淨滋味
2023/11/28
大家好!歡迎跟著我們顧問的腳步,今天就帶大家共同來認識這個充滿在地精神的品牌─「東一嚴選」。他們不只是苦茶油的生產者,更是將在地文化融入產品的實踐者。現在就趕快跟著我們一探究竟,發現這一瓶瓶苦茶油背後
【馬佛社區】陶器工藝文化亮點 好運吉祥蝙蝠
2023/10/12
馬佛社區,坐落在台灣花蓮縣中區的光復鄉東南方。這片美麗的土地被花蓮溪水系和秀姑巒溪水系環繞,形成了兩大水系的分水嶺。這裡的風景如詩如畫,綠坡自海岸山脈的東側緩緩延伸到西側,由南向北緩慢傾斜,形成了花東
【基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以傳播族群文化為職志傾心推廣與設計教案
2023/10/12
基地文化( 以下簡稱基地) 由柯哲瑜(Yuri Yuko)、黃楚甯(Away Huang)在2018 年創立。最初是為了記錄台灣原住民族的故事及智慧,希望藉由學術軟出版的方式讓更多族群議題能夠在台灣社
【小羊社會創新工作室】大陳飲食文化的尋味之旅 社區劇場找回歷史記憶
2023/10/12
小羊社會創新工作室負責人趙孝嚴,為大陳第四代,太公、太婆、外婆、外公、媽媽皆是1955 年從大陳島撤退到台灣的大陳義胞。因為想念母親的家常菜,2020 年回到村子開啟了尋味之旅,透過文史與口述等資料初
【高山森林基地】高山是部落的名字 故事都藏在森林生態體驗中
2023/09/23
高山,不是很高的山,是部落的名字|位在台十一線旁海岸山脈上有一群少少的布農族人,從中央山脈翻山越嶺搬到海岸山脈上,遠離原鄉的支持的同時迎向更豐富的文化交融,在山的這頭開展獨特的生命故事:與在地各原住民
【九日良田】東南臺灣唯一的和菓子店 日式技法的玉里甜點
2023/09/10
我們的店 -|九日良田工作坊|致力選用「地方食材」並推廣地方「人文歷史」故事的和菓子沏茶店,位於臺灣「和菓子文化」保留最完整的鄉鎮- 玉里,目前東南臺灣(花蓮吉安往南至屏東以北)唯一的和菓子店。九日良
【花子好食】新冠疫情下 找到了果醬的創業靈感
2023/09/10
「花子好食」,這個名字,見證了妏璟從台北離鄉背景到花蓮並以果醬乘載文化成為創業者的蛻變。2020 年農曆新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陳汪妏璟剛好回母親娘家花蓮縣卓溪鄉,隔年遇到芒果盛產,卻受物流困擾,
【入境隨俗燒烤餐廳】招牌手抓飯的獨特美味 來自鄒族燒烤的天賦
2023/08/30
「入境隨俗燒烤餐廳」的老闆小馬,是鄒族與東北混血的後裔。他曾在空中大學攻讀商業科目,然而他的靈魂深處卻有着鄒族燒烤的天賦與本能,能夠烹調出令親朋好友難以忘懷的美味。餐廳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太魯閣族的ho
【瑪布隆農場】「聚集、在一起」打造一個以「家」為藍圖的農場
2023/08/28
柯春伎,出生於馬太鞍的阿美族人,年輕時離鄉前進臺北,尋求新的生活契機。婚後,成為母親,育有兩位女兒。然而,女兒們的健康問題使春伎感到無比心疼。每當帶著女兒們到公園玩耍,看到遊樂設施排起的長隊,對於現在
【原生好物農場】退居二線!開創充滿活力和創意的農業世界
2023/08/28
周畢英書自小在台東的眷村長大,他對土地的情感早已根深蒂固。退伍後,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創辦了一家旅行社,致力於接待大陸的遊客。然而,政策的轉變使得陸客遊團減少,公司也做出了調整。他毅然退居二線,
【金喜檸檬】承載部落文化的代表 實踐互助共好「Mipaliw」的理念
2023/08/18
「金喜檸檬」負責人林德盛,在金喜檸檬接手之前,曾經從事電機工作,對農務並不熟悉,但他擔起了這份重責,開始學習如何種植無毒的檸檬。他尊重土地,堅持使用友善無毒的方式種植檸檬,並且致力於保護環境。他的努力
【仁方農場】學校營養午餐的新鮮來源 鼓勵青年見習投入永續農業
2023/08/18
「仁方農場」位於花蓮縣,是一個有機農場,專注種植高品質的有機蔬菜和水果,同時提供食農教育服務。農場的創辦人鄒仁方具有熱情和使命感,他將有機農業視為一種改變飲食習慣和環境的力量,希望可以透過健康的食物,
愛地球、惜食物:「花子好食」讓台灣水果在世界散發香氣
2023/08/18
哈囉大家~我們今天在這邊要請顧問和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關於這間特別的店舖——「花子好食」。他們專門製作無添加手工果醬,品牌名稱代表「花蓮的孩子分享美好的事物」,就讓我們一起
循環魔法!玉里檸檬轉身變綠寶石
2023/08/18
大家好~今天顧問帶著我們繼續在玉里探索,接下來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位於玉里鎮的玉里璞石閣部落,他們是堅持無毒農法栽種四季檸檬的阿美族,而他們的堅持不僅是為了回應土地共好的理念,更是為了實踐不浪費的三個目標
斜槓生活文化──走向綠色未來的減塑使者
2023/08/18
你知道花蓮竟然有蘆葦做成的吸管嗎?今天就請顧問帶領我們深入認識這家致力於推廣減碳、減塑生活的公司,以及他們如何在綠色領域中尋找突破,成為減塑使者的故事吧! 斜槓生活最初的夢想,是希望能從優席
深根固守、茶香苦韻:花蓮朵栗栗農坊的傳承之旅
2023/08/18
大家好!今天我們跟著顧問的腳步帶大家一起來探索這家位於花蓮的獨特農場「朵栗栗農坊」,他們的故事始於1959年八七水災後的家族遷移,儘管時值台灣中南部重創之時,他們選擇在環境艱苦的竹林湖落地生根。而朵栗
花蓮奇幻設計之旅:螢火蟲、濕地與永續發展
2023/08/18
各位朋友照過來~今天顧問特別介紹一群懷抱夢想的年輕人,他們在花蓮這片土地上展開了一場令人驚豔的設計翻轉生活計畫!現在就趕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後山白日夢」的故事吧~ 朱湘榕跟夥伴們心懷一份對家
原味探險:走進馬太鞍濕地裡的瑪布隆農場
2023/08/18
Nga'ay ho你好!阿美族作為花蓮最多的原住民族,今天我們特別請顧問帶我們一同認識這座位於光復鄉的生態農場─「瑪布隆農場」。農場座落於馬太鞍濕地,依靠著中央山脈,環境幽美,景色宜人。而它的
有機驚喜箱:玩味季節蔬果,原生好物農場的綠色寶藏
2023/08/18
大家好!在這個風光明媚的日子,讓我們跟著顧問一起來探訪這片位於花蓮木瓜溪畔志學村附近的寶地─「原生好物農場」,這座農場以搭建溫室栽培有機蔬菜及水果為主,為顧客提供各式各樣的健康有機食材。接下來就帶大家
愛地球,愛自己:踏上奇萊美地有機農場的永續之旅!
2023/08/18
大家好~我們都知道花蓮是出名的好山好水,今天顧問特別要來為我們介紹一個坐落在這片天然環境之下的美麗農場─「奇萊美地有機農場」,這個農場的背後其實有一段曲折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塊綠色寶地吧!
【欣綠農園】榮獲多項專業認證 打造心目中的馬太鞍濕地
2023/08/14
「欣綠農園」位於花蓮光復的馬太鞍濕地,1999年,因農園主人朱進郎非常嚮往鋤禾做農的踏實生活,畢業後即回到故鄉,創立了這塊農園,並善用當季食材結合在地文化,打造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小天地。 &n
【米86 在織羅部落】是阿美族語中的「源源不斷」 導演齊柏林用紀錄片《看見台灣》
2023/08/11
位於花蓮縣玉里鎮春日里的「織羅部落」原名為「Ceroh」,意思是阿美族語中的「源源不斷」。這個部落因為導演齊柏林拍攝紀錄片《看見台灣》,在尋找台灣最美的稻田過程中留下了重要的足跡,讓更多人認識到東部的
【東一嚴選】堅持人工嚴選 傳統工法初榨保留滴滴精華
2023/08/11
「東一嚴選」在草創的初期,由創辦人林一州堅持人工嚴選頂級苦茶籽,並採用傳統工法初榨,保留每滴珍貴營養精華,絕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曾經因為退貨品質不佳的苦茶籽,而遭到苦茶農拒絕合作,但林一州不畏辛勞遍尋
【洄瀾無毒】花蓮=無毒=健康=便利=美味
2023/08/11
「洄瀾無毒」是專注於花蓮縣無毒農業(含有機)產品的共同行銷銷售平台及品牌。他們致力於在全省建立的實體通路,提供便利、快速且健康的零售共同平台。「洄瀾無毒」的農產品來自花蓮純淨無毒的土地,不使用除草劑、
【斜槓生活文化有限公司】建立河川藍碳方法學 用綠色建材構築美好未來
2023/08/04
「斜槓生活文化有限公司」(下稱斜槓生活)是一家以環境保護為主軸的企業,他們致力於建立一個能夠同時滿足生態復育和友善環境的生態綠建材的商業模式,秉持以自然為本作為經營的核心基礎。
【朵栗栗農坊】農村日常 (Daily) =斗笠與農作物 用兒時回憶延續家族傳承
2023/08/02
起源故事|起初位於嘉義,1959年八七水災後,祖父遷移花蓮重新開展事業。到了竹林湖這片土地,祖父認為這裡方便灌溉,一步一步打造出自己的茶園、廠房和住宅。隨著時間推移,竹林湖逐漸成為觀光景點。 
【達吉利部落】 「部落復甦」轉換為實體空間 打造「不只是餐廳」的共享空間
2023/07/31
Mhuway 太魯閣族語譯「慷慨」,故事開始於2017年的夏天,一位返鄉青年試著找回小時候美好的部落記憶,透過串連人文風土、傳統歷史、自然環境,以深度體驗的方式描繪部落生活的新樣貌。在部落經營了兩年,
【美好花生】 樸質好味傳承媽媽的手藝 藝術氛圍激盪出創新的火花
2023/07/28
「美好花生」源於鳳林小鎮,創立者鍾順龍和梁郁倫夫妻從城市返回家鄉,以傳承鍾媽媽的炒花生手藝為起點,堅持在地生產,栽種一年兩期的落花生,並從種植、採收、挑選、儲存等進行精心管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產
【晴盛養蜂場】世代傳承的天然營養品 致力推廣蜜蜂生態
2023/07/26
晴盛養蜂場位於花蓮美麗的縱谷中,是一家由世代傳承家族經營的專業蜜蜂養殖場。致力於實踐永續養蜂的理念,保護蜜蜂及其生態環境,並製作出品質卓越的蜂蜜產品。養蜂場地坐落在資源豐富的自然環境中,晴盛選擇天然不
【菇德農場】花蓮首位獲得有機認證 十大神農獎模範農民
2023/07/26
「菇德農場」是花蓮地區首位獲得有機認證的菇蕈農業者,現由吳厚德先生經營,家族從阿公搬來花蓮後,種過不同的農產品,於民國53年開始轉種洋菇。當花蓮縣開始推動無毒農業時,為響應有機栽培、友善環境的理念,便
【木宣咖啡】每年收成僅50公斤 自己敢喝才敢供應的無毒咖啡
2023/07/26
木宣咖啡是位於花蓮鳳林的咖啡園,同時在吉安擁有一個小型工作室。品牌的起源始於陳宣儒先生的父親於民國88年與咖啡結下不解之緣,並發現花蓮鳳林的環境非常適合咖啡的種植。他們與當地小農合作,種植阿拉比卡咖啡
【德森有機農莊】不含二氧化硫煙熏的有機金針 全台第一家慈心有機驗證
2023/07/26
全台第一家慈心有機驗證、綠色保育驗證|農莊主人黃德森先生,擔任金針產銷第二班的班長30年了,他深信有機蔬菜對健康的好處,因此於1999年開始從事自然農法與有機蔬菜的生產。他還研究改良金針的有機烘培方式
【奇萊美地】台灣最大河蜆養殖場 白蘭氏、台糖蜆精的原物料供應商
2023/07/24
蔡志峰是立川漁場創辦人蔡有進先生兒子中的老三,也是奇萊美地的現任負責人。立川以養殖起家,在四兄弟合力經營下,現在不但是台灣最大的河蜆養殖場,更是白蘭氏、台糖蜆精的原物料最大供應商。 &nbs
1
2
3
4
5
6
7
8
9
10
產業標籤分類
社區營造
藝術文化
觀光餐飲
環保永續
醫農生技
整合行銷
數位科技
熱門文章
1
用雙手織出一條通往世界文化線的「那都蘭工作室」
2
用小柿子染出的「阿魯巴染」 讓部落文化成為可以穿戴的記憶
3
在部落的海與山之間 -「巴罕營家」 與你一起耕耘療癒內心
4
從一枝筆開始:一筆一木一世界的「松蘿野店」
5
【貿易風書旅】小鎮上的特色獨立書店 為地方打開世界之窗
6
來過「56基地」你會知道什麼是花蓮的節奏
7
【巴罕營家】從部落走來的露營聖地
8
【松蘿野店】每隻獨一無二的手作木筆 都擁有各自的山林故事
9
【阿魯巴染】台灣原生柿子 串起部落植染經濟
10
【那都蘭工作室】打破傳統 傳承太魯閣族的手織布文化
11
【達基力部落屋】用美食開啟 太魯閣族豐富藝術人文
12
【56號基地】勇闖清水斷崖 馳騁於東台灣的碧海藍天
13
【馬太林部落】孕育出一位優秀的國際藝術家:優席夫
14
【貓公部落】迷人的文化蘊藏在充滿故事的傳統家屋與手作體驗
15
【dipit復興無菸部落】以實踐里山倡議為目標的無電網部落
16
【練習曲文創】佇立太魯閣山腳下的棒球隊課後天堂
17
【阿改玩生活】趣味與學習兼具的支亞干部落體驗營
18
【野猴子探險森林】繞行整座森林的空中樂園
19
【耐茁休閒事業】划行在壯麗的清水斷崖守護東海岸
20
【鯨世界】海洋資源威脅下轉換跑道與鯨豚有了連結
21
【林記魚丸】沿襲祖輩堅持選用鬼頭刀魚傳承漁港最原始滋味
22
【達娜文化分享空間】一台電輔自行車騎遍布農族的故事與風情
23
【有幸芽田】種下「花東第一家無包裝商店」的初芽
24
【廣太綠能】新創團隊注入源源不絕的綠電,期待與民共享
25
【秧悦美地度假酒店】入住無毒香草世界,給你新世代的旅遊體驗
26
【拿莫繪創意有限公司】用藝術點亮城市,將空間變成有溫度的感動
27
【洄音創意有限公司】娛樂體驗的革新者將帶來聽覺的震撼
28
【慕霓工作室】化身美妝師,打造實現創業夢想的平台
29
【東村工作室】有機的人與物件結合 設計出手感溫度的作品
30
【一品醇】遵循古法 滴滴結晶!花蓮水質釀造出琥珀色光澤
31
【花東恒好】友善耕作平台聚齊小農 | 讓花東農產品成為餐桌上常客
32
【JIE JIE甜點黏土手工藝工作坊】黏土藝術與甜點的組合,給你一場可愛的感官體驗
33
【秋月食堂】在地食材X品質把關 做出心目中回味的古早味
34
【山上那良】充滿愛與創新的苦茶油 崙山部落的驕傲
35
【東豐拾穗】青年回鄉創造綠色永續 為花蓮奠定有機農業基礎
36
【後山蕨起】野菜開創嶄新一頁 平凡的蕨類蘊含無限可能
37
【花東宏宣】茶水間計畫X永續轉型 六十石山的無硫金針給你純淨的品味
38
【都好餐飲顧問有限公司】一家專注於花蓮精品咖啡文化的職人訓練所
39
【艾斯可菲祕境私廚】在地食材X餐桌體驗 拉開味蕾旅程序幕
40
【芳草古樹花園】菸樓改建的祕密花園住所 產生歷史與自然的共鳴
41
釀出太魯閣的甘甜:「宇馨藝」的世代接力
42
壽豐鄉:花蓮的自然寶庫與活力農鄉
43
吉哈拉艾:花蓮富里的天空梯田與百年水圳
44
茶香飄溢,品味自然澄澈:「天心茶園」的有機茶葉二三事
45
從心出發,夢在花蓮:「木想傢」的傳承與創新
46
花蓮港邊極致享受,林氏海產新鮮海鮮飄香
47
騎遊未來:「易踏趣」電輔自行車引領智慧騎乘潮流
48
口袋名單必備!一試成主顧的「林家魚丸」美味海鮮之旅
49
綠色保衛戰!「浩然無毒事業」攜手在地合作打造永續未來
50
突破在地品牌,「誠品居家窗飾」創造市場新契機
51
有機米革命:青農團隊「天賜糧源」如何以有機米翻轉富里農業命運?
52
激流勇進,技術先鋒:「廣太綠能」如何引領能源產業的創新浪潮?
53
「花蓮野菜學校」:你有所不知,野菜與原民文化的交織
54
口感鮮嫩,品質保證!「菇德農場」帶你品味自然生活的滿足
55
健康生活的源頭:「江玉寶有機農場」的綠色饗宴
56
守護海洋之美:『鯨世界賞鯨』啟發保護海洋的新使命
57
創變未來:小羊社會創新工作室的跨領域探索
58
甜蜜玉里,「九日良田」手作甜點
59
花蓮田園之寶:「東一嚴選」苦茶油的純淨滋味
60
【馬佛社區】陶器工藝文化亮點 好運吉祥蝙蝠
61
【基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以傳播族群文化為職志傾心推廣與設計教案
62
【小羊社會創新工作室】大陳飲食文化的尋味之旅 社區劇場找回歷史記憶
63
【高山森林基地】高山是部落的名字 故事都藏在森林生態體驗中
64
【九日良田】東南臺灣唯一的和菓子店 日式技法的玉里甜點
65
【花子好食】新冠疫情下 找到了果醬的創業靈感
66
【入境隨俗燒烤餐廳】招牌手抓飯的獨特美味 來自鄒族燒烤的天賦
67
【瑪布隆農場】「聚集、在一起」打造一個以「家」為藍圖的農場
68
【原生好物農場】退居二線!開創充滿活力和創意的農業世界
69
【金喜檸檬】承載部落文化的代表 實踐互助共好「Mipaliw」的理念
70
【仁方農場】學校營養午餐的新鮮來源 鼓勵青年見習投入永續農業
71
愛地球、惜食物:「花子好食」讓台灣水果在世界散發香氣
72
循環魔法!玉里檸檬轉身變綠寶石
73
斜槓生活文化──走向綠色未來的減塑使者
74
深根固守、茶香苦韻:花蓮朵栗栗農坊的傳承之旅
75
花蓮奇幻設計之旅:螢火蟲、濕地與永續發展
76
原味探險:走進馬太鞍濕地裡的瑪布隆農場
77
有機驚喜箱:玩味季節蔬果,原生好物農場的綠色寶藏
78
愛地球,愛自己:踏上奇萊美地有機農場的永續之旅!
79
【欣綠農園】榮獲多項專業認證 打造心目中的馬太鞍濕地
80
【米86 在織羅部落】是阿美族語中的「源源不斷」 導演齊柏林用紀錄片《看見台灣》
81
【東一嚴選】堅持人工嚴選 傳統工法初榨保留滴滴精華
82
【洄瀾無毒】花蓮=無毒=健康=便利=美味
83
【斜槓生活文化有限公司】建立河川藍碳方法學 用綠色建材構築美好未來
84
【朵栗栗農坊】農村日常 (Daily) =斗笠與農作物 用兒時回憶延續家族傳承
85
【達吉利部落】 「部落復甦」轉換為實體空間 打造「不只是餐廳」的共享空間
86
【美好花生】 樸質好味傳承媽媽的手藝 藝術氛圍激盪出創新的火花
87
【晴盛養蜂場】世代傳承的天然營養品 致力推廣蜜蜂生態
88
【菇德農場】花蓮首位獲得有機認證 十大神農獎模範農民
89
【木宣咖啡】每年收成僅50公斤 自己敢喝才敢供應的無毒咖啡
90
【德森有機農莊】不含二氧化硫煙熏的有機金針 全台第一家慈心有機驗證
91
【奇萊美地】台灣最大河蜆養殖場 白蘭氏、台糖蜆精的原物料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