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地方創生?
-
地方創生的概念源自日本,目的希望地方發揮特色、並發展出最適合的在地經濟,讓人們不一定非得要在都市工作,能夠選擇其他鄉鎮或回到自己的故鄉,以改善高齡少子化、城鄉發展不均等問題。
- 為什麼要推動地方創生?
-
少子化、高齡化、地方青壯年人口外移、城鄉發展不均,是亞洲幾個國家共同面對的問題,藉由推動地方創生,避免狀況持續惡化,更要找回在地活力,使偏鄉也能漸進發展。
- 地方創生與社區總體營造、農村再生有什麼不同?
-
台灣的地方創生是在過去社區總體營造與農村再生的基礎上開展,後兩者主要為一起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讓社區、村落更好,通常以鄉鎮社區等較小範圍為單位;地方創生主要是為了回應地方課題如區域人口分布不均、城鄉發展失衡等,關注的範圍也比較大。
從教育、生產、環境保護、文化資源、產業等各個角度共創地方年輕人口返鄉或移居就業與生活的機會,同時引入企業投資與品牌經營的概念,不再要求既有的高齡農村人口在忙於生計之餘還要經營生態環境與觀光事業,而是整合更多外部資源與青壯年人口以投資方式經營地方,促使三方包括產業發展、人力延續、地方品牌面向共同成就地方永續發展的動能。
資料來源 | 遠見雜誌:地方創生大哉問
- 台灣地生創生具體策略是什麼?
-
台灣地方創生以過去數十年來所凝聚的社區意識為基石,將企業投資故鄉、整合部會創生資源、社會參與、科技導入、品牌建立5個策略面向導入。
由政府媒介企業認養、專戶投資,配合稅賦、土地使用與觀光法規調整,吸引企業以資源及技術協助地方創生事業,並整合文化部、農委會、交通部、經濟部等部會資源政策,以投資代表補助直接提升產業或間接提升鄉鎮機能、建立分析資料庫,鼓勵及媒合地方政府、社團、產學界等不同專業機構共同參與創生事業,並加入雲端、大數據、物聯網、行動支付等科技進入產業,確立地方產業發展,以行銷的概念發展其獨特性與核心價值,建立具識別性的地方品牌。
- 地方創生常見問題?
-
較不為大眾所知、難以直接複製成功經驗、與地方政治及地方團體較難產生連結、需有永續經營的思維、創生過程中容易感到挫折。
花蓮縣政府創立本網站目的為幫助有志青年提供地方創生相關資訊以及諮詢輔導服務,建議適合的政府計畫幫助創生創業,從經濟、文化、環境三方面如何永續去思考,並參考永續發展目標(SDGs)、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GSTC)目的地準則。並發展出適合地方經濟以及被市場所需要的經營模式,加深產業與土地連結的同時,使品牌能夠有續經營下去。
- 地方創生計畫有包含哪些?
-
鄉鎮提案、多元徵案、青年培力工作站、公有空間活化、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及其他地方創生計畫
- 政府補助計畫從哪些來源獲取資訊?
-
各部會資源列表:
♦國發會 國土處
例:青年培力工作站、地方創生公有建築空間環境整備活化補助
♦經濟部 中企署
例:配合地方創生推動城鄉特色產業發展計畫
♦勞動部 勞動力發展署
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培力就業計畫
♦教育部 青年署
例:打造地方創生區域性青聚點
♦原民會 公建處
例:地方創生原民部落營造計畫
♦原民會 經發處
例:原住民族多元產業發展計畫2.0
♦文化部 文資司
例:推動地方創生文化環境營造補助作業
♦交通部 公路局
例:公路公共運輸服務升級計畫(110-113)
♦交通部 觀光署/局
例: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地方創生觀光旅遊環境營造
♦客委會 產經處
例:推動客庄產業創新加值計畫、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
♦衛福部 長照司
例:地方創生長照衛福據點整備
♦農業部 農水署
例:青年回留農村創新計畫
♦農業部 林保署
例:社區林業計畫
♦農業部 農糧署
例:農糧署地方創生相關補助規定
♦內政部 國土署
例: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畫
♦海委會 海洋資源處
例:促進地方政府推動海洋事務補助計畫
|
- 花蓮好+|地方創生資訊網提供哪些服務 ?
-
本平台主要分為六大類:
u 活動訊息-提供地方創生產業相關之沙龍講座、線上課程、計畫說明會、競賽資訊等相關創新創業活動
u 影音專區-產業個案動態訪談紀錄、花蓮地創產業案例等...
u 相關報導-花蓮產業大小事新聞內容
u 個案故事-地方創生輔導團經由產業訪視後,編寫之業者創業之心路歷程、面臨困境及解決辦法
u 創業資源-集結創業所需的長期發展策略、資源嫁接、行銷策略、財務會計規劃、專利商標申請、創生場域合作等面向之文章
u 政府計畫-網羅中央部會/地方 等補助計畫及其申請辦法懶人包
- 個案故事 中有哪些分類?
-
社區營造:以部落、社區為主體。環境、觀光、農產品、空間等進行整合經營
藝術文化:主要以文化、藝術人文、影音、手工職人及行業類別
觀光餐飲:歸類於旅遊遊程、餐飲文化等
環保永續:以環保、再利用、綠能為主要分類
醫農生技:農場、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等商品之業者
整合行銷:為在地業者提供行銷宣傳等服務之店家
數位科技:科技產品
- 如何將SDGs實踐在地方創生?
-
「SDGs不僅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更一針見血地指出地方創生在第一線執行時所面臨的課題本質!」
SDGs用在地方創生,具備五大強大功能:
一、願景地圖:指引邁向未來的道路
要把眼光放遠,推動長期活動,不受人事異動與年度遞嬗影響,需要制定「未來的目標=願景地圖」
二、共同語言:跨越組織與部門對話
SDGs的17大目標彼此息息相關,齊頭並進可以帶動全球與地方整體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因此SDGs便是挑戰地方營造時的共同語言,能夠跨越立場與領域,打破各自為政的藩籬。無論是整個國家、地方政府、民間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學校還是所有參與人士,SDGs都是可以共享的目標、問題意識與思考架構。
三、地方營造的入口:169個項目中一定有你感興趣的領域
SDGs正是降低參與門檻的工具,方便所有人參與,把地方營造當作自己的事。想要促使每一位居民思辨「永續發展地區」的未來、挑戰打造永續發展地區與自己的學習主題,可以利用SDGs。
四、標準:和全球其他地方比較目前的地方現況與SDGs的執行進度
SDGs的17大目標與169項細項目標是全球共通的標準,藉此丈量自己的所在地區,便能發現特色與優缺點,進一步刻劃未來以強化優點,克服弱點,進而挑戰新事物
五、檢查清單:不棄任何人於不顧的確認清單
地方營造活動的中心往往是影響力強大的首長、居民自治團體或是工商會等既有組織的領袖,以及充滿活力的年輕移居者。必須確認推動地方營造活動時是否涵蓋了17大目標,是否遺漏了什麼課題或是忽略了部分當事人。實現不棄任何人於不顧的地方社群、未來願景、個人挑戰與新世代教育時,SDGs同時兼具檢查清單的功能。
一起從SDGs的立基點出發,賦予地方創生全新的心臟和大腦,打造「活著的地方系統」。並非只是為了特定族群,而是服務「全體居民」,以實現「不拋下任何一人」的永續美好生活。
資料來源 | 微笑台灣https://reurl.cc/YY6DEo
- 如何盤點自身現有資源?
-
使用SWOT分析和五力分析,進行搭配使用。將內外部分析盡可能完善,成為擬定商務、行銷策略之前的利器。
一、使用「SWOT分析」工具,內外部交叉分析找出市場定位
u 優勢(Strength)
u 劣勢(Weakness)
u 外部的機會(Opportunity)
u 威脅(Threat)
二、使用「五力分析」工具,協助業者更好掌握自身在市場中的定位。
u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u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
u 新進入者的威脅(Threat of New Entrants)
u 替代品的威脅(Threat of Substitutes)
u 同業廠商的競爭強度(Rivalry among Existing Competitors)
兩者分析工具差異對比

如有長期發展策略困擾,歡迎填寫諮詢表單或撥打「花蓮縣政府地方創生輔導團」專線03-8580530,免費提供您諮詢服務。
- 如何得知有哪些政府資源?
-
可前往網站中的「政府計畫」查看適合的計畫內容。
或加入 LINE群組 「提案學校」 ,專人定期提供政府計畫資源。
https://line.me/ti/g2/Nv4XWgowyRQbhpBBxJdpyQpXNBjQ0a0wEkHki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或填寫線上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9WsR6XgY9cXNZMK2A
- 專利商標如何申請?
-
商標常被稱作品牌或牌子、Logo等等,可讓消費者一看到標識,就可區分出自家與他人的商品或服務,所以說商標是企業的重要資產。
商標的類型隨經濟活動及行銷市場的活潑及多元化,商標型態除了傳統的文字、圖形及記號外,顏色、立體形狀、聲音,動態、全像圖,甚至嗅覺、觸覺、味覺等型態,如果具有識別來源的功能,都有可能成為商標。
申請商標的資格限制:
ü 國內、外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商業體(商號、行號)有使用商標以表彰自己營業上商品/服務需要者,皆得以個人、法人或營業主體的名義申請註冊。
ü 申請團體商標、團體標章、證明標章則另有資格限制:
1. 團體商標或團體標章因皆係提供會員使用,申請人應以具有法人資格的公會、協會或其他團體等由成員所組成的社團法人為限。
2. 證明標章的申請人以具有證明他人商品/服務能力的法人、團體或政府機關為限。
商標申請的6大基本流程:
1. 備妥應備文件:申請人可備妥應備文件自行辦理,或委由代理人(事務所)代為申請。依照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規定,申請商標註冊應備申請書 (需載明申請人名稱及地址、商標圖樣、指定使用的商品服務)
※ 如委任商標代理人者,須檢附委任書、簽名或蓋章(委任代理人者得僅由代理人簽章)
2. 向智財局送件提出申請
3. 等待6-7個月的審查
4. 通知申請案核准
5. 繳納註冊費
6. 公告註冊
商標權取得所需之時間
n 商標註冊申請案的審查,因審查手續較繁複,除就個案所指定使用商品或服務審查外,尚需進行圖樣前案註冊資料的檢索及審查有無法律規定不准註冊之事由,而目前註冊商標已超過170萬筆,故其審查需費相當時日,大約6至7個月,可收到審查意見通知書。但處理時限自收文日起算,其通知補正、申復、答辯期間或因其他正當事由緩辦之期間不計算在內。
n 符合快軌機制的案件,估計約4-5個月。
- 初期創業資金怎麼找?
-
對於新創來說,一般我們能想的到,並能快速調用的初期創業資金不外乎就5種:自籌、政府補助、企業貸款、創業投資、群眾募資等。
一、 自籌
個人儲蓄(包含基金、股票等可動用資金)、親友贊助或投資與朋友合資等方式。
二、 政府補助
政府為了扶植企業,並鼓勵企業產生更多職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而提供不同的援助,不論你的背景或身分只要條件符合便能申請補助。補助是所有創業資金來源中壓力最小的,因為申請成後不需要歸還款項,能降低創業經營的風險與成本,所以是非常推薦的籌資管道之一。例如:SBIR、SIIR與CITD等
三、 企業貸款
企業貸款主要區分為民營銀行企業貸款與政府貸款,為了因應不同族群與需求和條件,這些貸款分別推出不同的優惠方案。
不同的貸款,有不同要求條件:
1. 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
負責人需年滿18至45歲、並依法辦理公司、商業、有限合夥登記或立案,且未滿五年的事業才能提出申請,可用事業體或個人名義提出申請,若預計以個人名義申請,負責人的出資額應占該事業體實收資本額20%以上,屬立案事業無出資額登記者不受此限。
2. 就業保險失業者創業貸款
因為失業進而想要創業,得向勞動部申請,貸款額度依創業計畫所需資金核給,最高為新臺幣200萬元,貸款期間最長七年,按月平均攤還本息。
四、 創業投資
創業投資基金會針對創業者目前的不同階段投入創業資金,主要目的是協助企業營運盈利而拿到相應報酬的『投資』,並非加入公司當合夥人,對新創最大的幫助是創投基金除了會投資一筆創業資金外,也會為企業的發展、體質量身打造找尋相應的資源或運營的技術輔導,以助公司能快速發展,但不會干預太多公司營運,反而比較看重企業的前景。
國發基金有推出『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與天使投資人共同投資臺灣的新創事業,協助新創獲取營運資金。
五、 群眾募資
企業主只要將自己企業主要理念、理想與產品服務完整的在募資平台上揭露,將有機會獲得民間的創業資金挹注,但相對的也需要給予投資方相應的回饋,不論是產品上實務的回饋,或是服務上的回饋。
- 我想創業,開店成本如何估算?
-
一、 創業初期的資金規劃
第一類:開辦資金
為開店初期必須的花費,包含店面租金、押金、設備器材、裝潢費、管理費和瓦斯表押金等等,若是加盟型創業則還需準備加盟金,這些關於創業地點和生產所需的花費,均屬開辦資金。
第二類:營運資金
●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營運一家企業的固定花費。包含人事開銷、水電瓦斯費、每月店面租金等,因為創業前期多處於虧損階段,但這些開銷是一定必須支出的項目,這部份建議準備大約3~6個月的固定成本備用金非常重要。
● 變動成本
變動成本為隨著環境改變或銷售增減而衍生的採購或浮動花費,包含原料採購、包裝材料費、交通油料和運費等。這些都可能因為氣候、政策或國際情勢而有所變化,因此在推估總資金需求時,變動成本都建議多準備一些,以維持企業穩定營運。
第三類:週轉金
週轉金是為了因應資金缺口所需調度的預備資金,以及支付一些意料之外的費用,建議準備6個月以上的週轉金,以備在公司在突發狀況出現時,或是現金流突然斷鍊時,可以即時補充並確保業務的順利推動。
二、 如何計算創業資金?
創業資金=週轉金(剩餘資金)+首月固定支出費用+開辦費用
其中週轉金期限最好要大於6個月,因為創業前期可能未必能盈利,所以最好多準備一些創業資金運營,以免容易造成資金調度問題,
其中週轉金的公式:週轉金期限=剩餘資金÷每月固定支出
資料來源:新創圓夢網
- 新手欲申請政府計畫,計畫書撰寫技巧?
-
Q6:新手欲申請政府計畫,計畫書撰寫技巧?
一、 計畫書的記憶點
1. 取一個很威的計畫名稱
2. 畫一個有方向性的計畫架構圖
3. 善用小圖示,裝飾段落的標題,標題能說出整段落的精華
4. 多行文字後帶出相關圖表,圖表對稱排列
5. 畫一個可追蹤性的重要工作績效表
二、 說故事找問題
用「在地性、重要性、可改變」三個原則找到適合你寫在計畫書中的社區問題,將過程描繪出來,過程中會獲取標語、數據、案例、流程 …
三、 創策略畫架構
如何與競爭者不同的創新發想、提出策略、畫圖功夫。比起滿滿的文字,能用視覺性的方式,有方向性的架構圖,較能讓委員快速感受到你想表達的,並可在簡報中順暢的完成演示。
用「標題、段落、圖表、小結」四個原則去處理排版,過程中使用創新思考及畫圖工具、定調工作項目、定調績效數 …
四、 重管理勤追蹤
使用各式表單的方式,將管控過程描繪出來,過程中可包含履歷表、工作項目表、績效表、甘特圖、經費概算表 …等。
從「工作項目表」開始延伸,找出關鍵的人、事、物、時、錢 …,最後計算出每個工作所需要的科目與金額。
五、 多了解申請計畫的屬性
· 政府補助計畫-要抓對關注的社會問題。
· 創業競賽計畫-要抓對對應的目標客群。
六、 申請計畫的金額
· 金額越大,通常格式越複雜
· 金額越大,政府期待申請單位越成熟
· 可以50萬為切點,小金額適合練功
· 要有自籌款的準備
(資料來源:小社區大事件https://dayseechat.com/planning-2/ )
|
- 地方創生計畫一般提案暨多元徵案流程?
-
u 現行提案流程
產官學研社/地方青年/地方團體等至鄉(鎮市區)公所提案、鄉(鎮市區)公所提案至縣市政府提案、縣市政府至國發會提案,其中縣市政府與鄉鎮區公所為確認及協助處理土地使用、環保、補助款核撥配合款編列、公有空間提供等事宜
u 多元徵案流程
青年培力工作站、地方團體可向分區輔導中心提出事業提案(包含盤點地方DNA、地方共識、地方願景等)、分區輔導中心可向鄉(鎮市區)公所、縣市政府提出事業提案;向專案辦公室(由地方具共識之團體彙整代表)提出提案。
地方團體如有提案需求,得選擇下列任一途徑辦理:
l 途徑1:依現行提案流程,,將事業提案提送至鄉公所或縣市政府,納入該鄉(或縣市)之地方創生計畫後循程序辦理。
l 途徑2:依多元徵案流程,將事業提案提送至分區輔導中心,由分區輔導中心檢視、協助整併納入該鄉地方創生計畫後,循程序提報。
l 途徑3:依多元徵案流程,將事業提案提送至分區輔導中心,如未能依途徑2辦理,則由分區輔導中心檢視、協助整併納入該縣市地方創生計畫後,循程序提報。
l 途徑4:依多元徵案流程,倘事業提案無涉地方政府權責及協助,則可將事業提案提送至分區輔導中心,由分區輔導中心協助地方提案單位整合相關事業提案及在地需求,匯集為該鄉地方創生計畫後,循程序提報至專案辦公室辦理。
資料來源:地方創生官網https://www.twrr.ndc.gov.tw/message/InAuxiliary-points/50be8f18-6e07-4970-bf4e-2516c1f4a617
- 如何製作強而有力的計畫簡報?
-
製作簡報的目的是通過有效的溝通和視覺呈現,向觀眾傳達特定的訊息、概念或資訊,激發觀眾的興趣和 理解。
u 簡報的基本結構和要素
介紹和開場、大綱概述、主題發展、視覺輔助工具、數據和統計、故事和例子、結論和總結、問答環節
u 簡報封面
引人入勝的標題/圖片/圖形、副標題及描述、作者或公司標誌
u 簡報內容層級
主題、大綱、主要主題、子主題、內容細節
u 簡報排版
使用有吸引力的圖像和圖表、保持一致性、留白的使用
u 簡報結尾
總結主要訊息、強調關鍵觀點、提供結論、鼓勵行動、給予感謝和提供聯繫方式、風格簡潔有力、呈現自信和正面情緒
u 簡報實用工具
消除背景/去背景網頁工具:https://www.remove.bg/zh/upload
各類插圖/向量圖/背景圖等網頁工具:https://www.pinterest.com
簡報PTT模板下載:https://www.ypppt.com/moban/jianyue
- 如何提升企業永續指標ESG
-
♦整體認知的提升:
落實 ESG 的第 1 步,就是將整體認知提升,讓全公司的同仁了解 ESG 的重要性與企業的永續經營目標,並透過教育訓練來確保所有人都了解該政策,以利提升落實 ESG 的程度。
♦企業資訊透明化:
企業資訊透明化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企業和客戶間不對等的資訊關係,企業若主動公開 ESG 經營策略與供應鏈相關資訊,並定期審查和更新資訊,不但可以讓投資者/客戶對企業更具信心,也能自我鞭策對永續經營的落實程度。
♦有系統和組織的整合推動:
由於 ESG 所牽涉的範圍很廣泛,因此想要落實 ESG,企業就必須有系統和組織的整合推動,並定期針對各部門進行教育訓練,才能確保永續經營的完整性和落實程度。
♦優化並強化風險管理的能力:
隨著全球經濟衰退、政經局勢變動和氣候變遷加劇、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等,各個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因此企業需要優化並強化風險管理的能力,才能順利度過這場危機,並持續成長、面對挑戰。
♦善用量化工具、推動數位化管理:
「數位轉型」是企業能夠「翻身」的關鍵機會。透過量化工具與數位化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在推動續經營的過程中,更具效率的改善產品品質、降低管理成本,並將內部資訊數位化。
(資料來源:https://www.dottedsign.com/zh-tw/blog/product/esg )
- 哪一類的政府資源適合自己?
-
♦貸款類:這類型的資源是借了要還的錢,而政府協助擔保與補貼利息,金融機構則是實質放貸的執行單位。
♦獎勵類:這類型的獎金是屬鼓勵性質,款項不用歸還,也無後續的任務工作,但須能PK贏其他競爭者。
♦補助類:這類型的款項也無須歸還,但必須達成某些指定的任務,甚至須要相對提撥自籌款來配合。
♦承攬類:這類型是承包公部門委外工作(含標案),通常企業必須先墊款,再依執行進度來請款。
♦福利類:這類型的資源有點類似獎金類,但名額較多,只要符合資格就能申請,亦無競爭PK問題。
♦輔導類:這類型的資源較屬質化協助,公部門委託專家來提供諮詢輔導服務,協助企業解決經營困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