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蘭工作室】打破傳統 傳承太魯閣族的手織布文化


工作室取名叫「那都蘭」,來自於父親為她取的族名。

在秀林鄉裡的那都蘭工作坊,身懷傳統織布技藝的胡秀蘭,從16歲開始學習太魯閣族的傳統織布,應用多元的手工藝技巧與織品相互搭配,將太魯閣族人的傳統生活記憶及古老傳說織入一塊塊的布匹之中,讓傳統織布文化與現代生活用品結合,創作做出具有原民圖騰的實用商品。

而為了維繫太魯閣族傳統文化,不只秀蘭老師一人,那都蘭是少數「全家總動員」的工作室。

老公負責備料、打版、剪裁,她負責設計和縫紉,至於兒子則大大打破了太魯閣族傳統男子不能織布的禁忌。

使用新式織布機,織出一條條有著迷人圖騰的布匹。
為了向族人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扛著傳統禁忌的壓力,跟著家人一起把織品的創造性提升再進化,闖出新的傳承之路。

每當有人質疑起自己的兒子接手織布文化的顧慮時

秀蘭老師總會語重心長地回應:「技術不會消失,真正被遺忘的反而是傳承,而傳承,應該不侷限在男人狩獵、女人織布的規範中,而是部落所有人的共同責任。」這正是她這一生堅信的,自己與傳統織布羈絆不會消失,所以她要盡可能地傳出去,越遠越好,讓太魯閣族的傳統文化讓全世界都知道。

 

擅常將傳統織布結合現代設計的秀蘭老師提到,她們是部落中少數常到國外展售的工作室。除了因為曾經旅日會說一口流利日語外,更重要的是商品的精緻度與現代性很受大眾喜愛。
她將細膩的傳統工法,和現代生活用品結合,不只實用,也讓他人能夠更快速的進入太魯閣族傳統織布文化中。

 

那都蘭工作坊將現代織布機的技術傳授給各族原住民外,也進行織布推廣教學

推出多種DIY體驗活動,運用桌上型迷你織布機,體驗織布世界的奧秘。

來到這裡,可以做個富有原住民風格的吊飾或是項鍊,或是製作一條屬於自己的幸運織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