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
活動訊息
影音專區
相關報導
個案故事
創業資源
政府計劃
常見問題
個案故事
首頁
個案故事
手工織品
胡秀蘭老師
太魯閣文化
用雙手織出一條通往世界文化線的「那都蘭工作室」
2025/07/28
在花蓮秀林鄉的山林之中,有一間藏著織布聲響與文化記憶的空間——那都蘭工作室。這裡不僅是織品製作的工坊,更是承載太魯閣族歷史與家族故事的生命現場。工作室名稱「那都蘭」,來自主人胡
柿子染
植物染
山下部落
用小柿子染出的「阿魯巴染」 讓部落文化成為可以穿戴的記憶
2025/07/25
走進花蓮壽豐鄉的山下部落,迎面而來的不是觀光喧鬧,而是一種緩慢而穩定的創生節奏。這裡住著七腳川社的後裔——阿美族人,在山腳下開啟了屬於他們的新故事:《阿魯巴染》。一顆柿子,染出
露營基地
新城崇德
在部落的海與山之間 -「巴罕營家」 與你一起耕耘療癒內心
2025/07/25
在清水斷崖南端、立霧山腳下,藏著一處被族人輕聲祝福的地方——巴罕營家。「巴罕」在太魯閣語中,是「耕作之地」,但更深的含義是一種祈願:願你在這片土地上,慢慢耕耘自己的內心。&nb
手工木筆職人
松蘿野店
葉佐蔚
從一枝筆開始:一筆一木一世界的「松蘿野店」
2025/07/23
在花東縱谷間,有一處被山林與時間溫柔包圍的地方,叫做鳳林。這裡不只是客家文化的聚落,也是一座適合靜下心來聽木頭說話的慢城。而「松蘿野店」,正靜靜地坐落於此。走進松蘿,空氣中瀰漫著淡淡木香,桌上整齊地排
獨立書店
鳳林小鎮
【貿易風書旅】小鎮上的特色獨立書店 為地方打開世界之窗
2025/07/22
花蓮鳳林是個安靜的小鎮,這裡以出校長聞名,據說有一百多位。而近年,鳳林也以獨立書店的密度而引人側目。貿易風書旅是其中一間書店。店主林欣穎一家都愛書,原本在埔里開書店,如今在鳳林買下一棟樓房,闢為書店,
老字號
水上娛樂
天空之鏡
清水斷崖
來過「56基地」你會知道什麼是花蓮的節奏
2025/07/21
一下車就聞到空氣裡淡淡的果香(這是真的,不是比喻)。抬頭一看,原來基地不只有海,還藏著百香果園、麵包果樹和香蕉樹🌿。這裡真的很妙——前一秒在海上划SUP,下一秒轉身進入一小片
花蓮露營
【巴罕營家】從部落走來的露營聖地
2025/07/21
在太魯閣族語中,巴罕(qpahan)不只是「耕種的土地」,更是一句溫柔的祝福——「願你在這片土地上,慢慢耕耘自己的內心。」 我們將這片祖先曾耕
木製手作筆
手工藝職人
【松蘿野店】每隻獨一無二的手作木筆 都擁有各自的山林故事
2025/07/17
「松蘿」是先人對檜木的俗稱,「野店」則是最初始的發想展示、銷售地點締結的緣份。先輩從花蓮的溪水上游撿拾自然風化,順流而下的漂流木,廢棄的邊料只能任其腐朽或當作燃料使用,非常可惜。老闆將這些帶著山林故事
【阿魯巴染】台灣原生柿子 串起部落植染經濟
2025/07/17
阿魯巴染工作室所在位置為壽豐鄉山下部落。 (部落依山而居,後口語稱山下部落)早期因為部落種了很多柿子,「阿魯巴染」就是源自於阿美族語的:Alupal,意思是台灣在地原生種的「柿子」之意。所以用alup
【那都蘭工作室】打破傳統 傳承太魯閣族的手織布文化
2025/07/14
工作室取名叫「那都蘭」,來自於父親為她取的族名。在秀林鄉裡的那都蘭工作坊,身懷傳統織布技藝的胡秀蘭,從16歲開始學習太魯閣族的傳統織布,應用多元的手工藝技巧與織品相互搭配,將太魯閣族人的傳統生活記憶及
1
2
3
4
5
6
7
8
9
10
產業標籤分類
社區營造
藝術文化
觀光餐飲
環保永續
醫農生技
整合行銷
數位科技
熱門文章
1
用雙手織出一條通往世界文化線的「那都蘭工作室」
2
用小柿子染出的「阿魯巴染」 讓部落文化成為可以穿戴的記憶
3
在部落的海與山之間 -「巴罕營家」 與你一起耕耘療癒內心
4
從一枝筆開始:一筆一木一世界的「松蘿野店」
5
【貿易風書旅】小鎮上的特色獨立書店 為地方打開世界之窗
6
來過「56基地」你會知道什麼是花蓮的節奏
7
【巴罕營家】從部落走來的露營聖地
8
【松蘿野店】每隻獨一無二的手作木筆 都擁有各自的山林故事
9
【阿魯巴染】台灣原生柿子 串起部落植染經濟
10
【那都蘭工作室】打破傳統 傳承太魯閣族的手織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