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綻放,初心不變:「佳豐農場」的有機傳承與空間新生


佳豐有機休閒農場不僅是花蓮有機農業的先驅,更是見證了兩代人對土地深厚情感的地方!

早在1999年,當「有機」這個詞對大多數人來說還很陌生時,農場第一代創辦人-李家豐就毅然決然地投入這片土地,開始了他的有機耕種之路。

他說:「那時候,大家都不看好。但我相信,用最天然的方式對待土地,土地也會回饋我們最美好的東西。」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份信念從未動搖。

如今,佳豐農場不僅種出豐富多樣的蔬果,更成為花蓮國中小營養午餐的重要供應來源,甚至培育出全國知名的有機百合。

他的堅持,不僅獲得了「全國十大神農」的肯定,更讓「佳豐」這個名字,成為花蓮有機農業的一塊金字招牌

 

本次訪視,我們邀請到農場的新一代掌舵人之一,李家豐的媳婦-陳怡茹來和我們分享,這個有機王國在傳承與創新上的故事

 

百合綻放,背後是無盡的辛勞與堅持

初見陳怡茹,她的笑容充滿溫暖與活力。她帶我們走進農場,指著一片生氣勃勃的百合花田說:「我們的有機百合,是農場的驕傲,也是公公二十多年心血的結晶。」

她解釋道,佳豐的百合從種植到採收,全程堅持有機,不使用任何農藥,這也讓他們必須面對更大的挑戰。「種植有機百合,最大的困難就是病蟲害。我們不能用化學農藥,只能用天然資材和人工的方式去防治,真的非常耗費心力。」

不僅如此,採收後的處理過程更是繁瑣。百合需要人工一顆顆採摘、清洗,再經過真空包裝。這整個過程都無法依賴機器,必須由人力一項項完成。「百合鱗片很脆弱,很容易受損,所以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陳怡茹說,這份堅持雖然耗時耗力,但卻能確保送到消費者手上的,都是最安心、最健康的百合。

 

老屋新生,打造第一線場域

在訪談中,陳怡茹提到一個重要的計畫:對農場的木造老屋進行改造。她帶我們來到那間會議室,指著牆角說:「這裡原本是個簡單的會議空間,但由於是木造建築,白蟻蛀蝕得很嚴重,牆面都已經被破壞了。」

她表示,與其修修補補,不如徹底改造,為農場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她指著空曠的區域,眼神裡充滿了憧憬:「我們打算將這整個空間打掉重做,會區分為兩塊,主要區域為加工區域,另一區塊則規劃出一塊食農教育的專屬場地。」

但她強調,佳豐的食農教育並非坊間常見的DIY體驗,而是更貼近真實的生產現場。「我們會帶學生直接走進田裡,讓他們親自看看百合是如何一顆顆種下、收成。讓他們從第一線生產場域,了解餐桌上的食物,是經過多少人的辛苦與汗水才得來的。」她希望這個嶄新的空間,能成為推廣有機農業的重要基地,讓更多團體與民眾能輕鬆、愉快地認識健康食物的來源,並傳承這份對土地的敬意與熱愛。


這場訪談讓我深深感受到,佳豐農場在兩代人的努力下,正不斷地蛻變與成長。從堅持有機耕作,到透過食農教育拉近人與土地的距離,這份對農業的初心,將持續在這裡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