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好+ |地方創生資訊網

3 - 搜尋結果

用雙手織出一條通往世界文化線的「那都蘭工作室」

2025/07/28
在花蓮秀林鄉的山林之中,有一間藏著織布聲響與文化記憶的空間——那都蘭工作室。這裡不僅是織品製作的工坊,更是承載太魯閣族歷史與家族故事的生命現場。工作室名稱「那都蘭」,來自主人胡

地方創生中區沙龍講座-地方行動力・創生新動能

2025/07/28
花蓮縣政府為配合國發會地方創生政策,成立了地方創生輔導團,專責推動創生事務,提供地方創業單位和團體產業諮詢服務。 本次特別規劃邀請,青出宜蘭 林意評 理事主席與國立台北大學企管系 彭成義 教

用小柿子染出的「阿魯巴染」 讓部落文化成為可以穿戴的記憶

2025/07/25
走進花蓮壽豐鄉的山下部落,迎面而來的不是觀光喧鬧,而是一種緩慢而穩定的創生節奏。這裡住著七腳川社的後裔——阿美族人,在山腳下開啟了屬於他們的新故事:《阿魯巴染》。一顆柿子,染出

在部落的海與山之間 -「巴罕營家」 與你一起耕耘療癒內心

2025/07/25
在清水斷崖南端、立霧山腳下,藏著一處被族人輕聲祝福的地方——巴罕營家。「巴罕」在太魯閣語中,是「耕作之地」,但更深的含義是一種祈願:願你在這片土地上,慢慢耕耘自己的內心。&nb

花蓮縣政府攜手國立東華大學 設立「花蓮縣AI教育中心」推動智慧教育在地扎根

2025/07/24
 為強化人工智慧(AI)教育在地深耕、提升數位轉型實力,花蓮縣政府與國立東華大學於今(24)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由縣府秘書長饒忠、東華大學校長徐輝明共同簽署,正式啟動「花蓮縣AI教育中心」成立

從一枝筆開始:一筆一木一世界的「松蘿野店」

2025/07/23
在花東縱谷間,有一處被山林與時間溫柔包圍的地方,叫做鳳林。這裡不只是客家文化的聚落,也是一座適合靜下心來聽木頭說話的慢城。而「松蘿野店」,正靜靜地坐落於此。走進松蘿,空氣中瀰漫著淡淡木香,桌上整齊地排

地方創生北區沙龍講座-地創未來式・從AI出發

2025/07/23
花蓮縣政府配合國發會地方創生政策,持續推動創生提案與行動支持,並透過地方創生輔導團建構縣域學習網絡,帶動各鄉鎮挖掘地方價值、強化資源連結與跨域協作。 北區沙龍以「地創未來式・從 AI 出發」

科技助農 邁向永續── 花蓮縣有機農業月旦講堂分享智慧防治主題

2025/07/22
面對氣候變遷與農業人力短缺的挑戰,傳統病蟲害防治面臨重要轉型契機。花蓮縣政府持續推動有機農業智慧化應用,於7月22日下午在縣府大禮堂舉辦「有機農業月旦講堂」,邀請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副研究員姚美

【貿易風書旅】小鎮上的特色獨立書店 為地方打開世界之窗

2025/07/22
花蓮鳳林是個安靜的小鎮,這裡以出校長聞名,據說有一百多位。而近年,鳳林也以獨立書店的密度而引人側目。貿易風書旅是其中一間書店。店主林欣穎一家都愛書,原本在埔里開書店,如今在鳳林買下一棟樓房,闢為書店,

共好計畫/共好行動徵選

2025/07/22
一年一度的共好行動徵選又來啦!每年我們都以不同的高齡議題來激發大家的創意,今年的「高齡出招創未來」揪大家逗陣來提案!已邁入2025年超高齡社會,高齡化與少子化議題成為社會趨勢,生活超過一甲子歲月的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