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淳有機農場】電子業「品管」導入花蓮有機農業的跨界革命


在花蓮縣吉安鄉與壽豐鄉的肥沃土地上,明淳有機農場的故事,是台灣農業轉型浪潮中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案例。它不只是一個堅持有機耕作的農場,更是一個結合傳統經驗現代管理的實驗場域,由農二代將電子業的「品質管理」(QC)思維帶入土地,重新定義了有機農業的效率與專業。

 

✨世代接棒的專業化

明淳有機農場的核心服務是提供多樣化的有機驗證農產品,包括各式短期葉菜、瓜果、根莖菜、米糧、乃至於香蕉、芭樂等水果。其故事精髓,在於農場主人陳文富與其兒子陳柏叡的兩代傳承與創新。

 

1. 父親的先行者精神:毅然轉型有機

農場主人陳文富,早年經歷了祖父為台糖種植甘蔗的年代。在 2003 年,他憑藉對環境與健康的堅持,毅然決定從傳統農法轉型,投入慈心有機農業驗證,成為花蓮有機耕作的先行者。他以數十年的田間經驗為基礎,讓土地恢復生機,體現了對環境友善的承諾。

 

2. 兒子的創新導入:電子業的品管 DNA

明淳農場最大的特色,在於第二代接班人陳柏叡的加入。陳柏叡曾任職於電子大廠宏達電(HTC),擔任品管領班。他於 2015 年返鄉從農後,將電子業嚴謹的時間管理、規格分析與流程優化思維導入農場經營。

  • 農作的精準管理: 他透過解析機具規格、導入適切的工具,來優化採收、時間與人力管理。例如,他透過流程調整,將某些農務所需的工時大幅縮短,使農業生產更加精準高效。

  • 品質源於土壤: 陳柏叡堅持深度觀察土壤,相信只要將土壤結構照顧好,便能保持完美的保水度,依靠自然降雨即可,避免因引水而遭受周邊慣行農法的汙染,這是電子業品管「源頭管理」的應用。

 

 

🌾永續與體驗:農場的社會角色

明淳有機農場不僅是生產者,更擔負著經驗傳承生態教育的社會角色。

 

1. 多樣化的農產品種植

農場的驗證品項非常多元,除了常見的葉菜類與米糧外,也種植了瓜果、根莖菜、以及香蕉、芭樂、木瓜等水果。這種多樣性,保障了農場的生態穩定性,並提供了消費者豐富的選擇。

 

2. 有機經驗的傳承與分享

隨著年紀增長,陳文富大哥與梅姐(陳大嫂)開始將有機經驗傳承給更多有志投入有機農業的新農家。農場主人夫婦好客且樂於分享,非常歡迎民眾預約參訪農場體驗,讓參訪者親身感受有機耕作的理念與樂趣。

 

3. 嚴謹的生產流程

明淳農場嚴守專業分工與流程,例如每日清晨 6 點至 10 點為採收黃金時間,確保作物在最好的狀態下被摘取。下午則讓植物進行「修復時間」,體現了對自然節律的尊重與精確的管理。

 

🌱科技與土地的完美結合

明淳有機農場的故事,是台灣農業在面對時代挑戰時,展現創新與韌性的縮影。透過陳家父子的共同努力,傳統的農耕經驗與現代的品管思維在花蓮的土地上實現了完美的結合。他們證明了,運用專業知識與嚴謹流程,有機農業不僅能對環境友善,也能走向高效與永續的未來。

 

(照片來源:明淳有機農場 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