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地方創生沙龍-地創未來式・從AI出發


花蓮縣政府日前於花蓮縣秀林鄉入境隨俗燒烤餐廳舉辦「地方創生沙龍系列活動-地創未來式・從AI出發」,邀請《偶而會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台賜、《孵大學X‑University》校長謝昆霖擔任主講業師,針對地方創生的推動策略與AI數位應用,分享豐富實戰經驗,並由餐廳提供在地原民元素料理,展現花蓮地方創生特色。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副處長葉俊麟於活動致詞表示,縣府近年積極整合文化、產業與科技資源,透過沙龍、創業輔導與見學交流等方式,強化鄉鎮公所與在地團隊的創生行動力,盼能以AI工具為助力,開啟更具執行力的未來。

 

    業師張台賜來自宜蘭蘇澳,以其地方創生團隊推動的「美得冒泡 BEAUTIFOOL」及「蘇澳維生所」為案例,深入剖析如何從地方歷史脈絡與環境議題出發,發展兼具文化與產業價值的創生行動,展現文化策展與空間再造的整合實力。

 

    與會民眾提問地方創生創業初期資源有限,該如何準備第一桶金?張台賜回應,初期資金可以透過政府補助計畫、在地資源整合及群眾募資等多元方式取得,最重要的是先從小規模實驗與社群互動出發,逐步建立在地信任與行動成果,才能吸引更多資源投入,「地方創生不是一蹴可幾的商業操作,而是長期蹲點與關係經營的成果累積。」

 

    謝昆霖講師以AI為主軸,系統性介紹現行各類AI工具的特性與應用場景,並實際操作BookAI、ChatGPT與Gemini等工具,帶領現場民眾探索AI於地方策展、社群行銷與內容創作中的實務應用,協助與會者開啟數位創新的思維路徑。

 

    與會民眾提問AI是否能協助地方創生團隊募集創業資源?謝昆霖指出,AI工具雖非直接資金來源,但能有效提升提案效率、行銷成效與專案可視化,間接促進外部資源的導入。他也建議在申請補助計畫或設計募資方案時,善用AI協助資料整理、內容包裝與視覺簡報製作,提升專業度與說服力,爭取更高的支持機會。

 

    縣長徐榛蔚表示,地方創生的核心在於以人為本、以地為根,並善用新科技創造新的價值。縣府未來持續推動跨域整合,透過AI工具的應用,讓地方文化與產業能結合數位科技的無限可能,實踐創生願景,展現地方永續、創新與共好的發展藍圖,彼此串接資源,共榮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