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有機農業月旦講堂: 「打造自己的食物森林」講座引領民眾認識趨合農法新思維


為推動有機農業與永續生活,花蓮縣政府有機農業促進專案辦公室於114年5月13日下午在縣政府大禮堂舉辦了「有機農業月旦講堂」系列活動。本場講座以「打造自己的食物森林:從趨合農法開始」為主題,特別邀請到德國籍友善農法踐行者陳拓彼(Tobias Neugebaue)講師主講,吸引了來自各界的有機農業愛好者與民眾參與。

講座中,陳拓彼講師深入介紹了「趨合農法」的基本理念,強調這種農法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共生與協同發展,並教導與會者如何從自家後院或小型農地開始規劃「食物森林」。這種食物森林不僅提供食物,還能改善土壤質地,涵養水源,增加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高度自給自足、具有永續性的生態農業模式。

 陳拓彼擁有豐富的國際經驗,曾在德國、西班牙、哥斯大黎加、希臘、美國與巴西等地學習並實踐友善自然農法。在分享其在不同國家的經歷時,他特別提到,趨合農法強調“與土地對話”,而非單純的改造土地。他提到:「每一塊土地都有它的故事與智慧,我們只需要用心去觀察,理解它的需求,便能與自然達到和諧共生。」

此次講座吸引了不少關心環保和農業永續發展的民眾,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與會者積極提問,討論的問題涵蓋了如何選擇適合的植物、如何改善土壤、如何設計食物森林等實際操作技巧。陳拓彼講師耐心回答每一個問題,並鼓勵大家從小範圍的實驗開始,逐步學習如何建立一個健康的生態農場。

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是台灣最早推動有機農業的縣市之一,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淨土環境,更需要用心守護。今天的講座不只是農業知識的傳遞,更是生活態度的轉變。縣府持續支持有機農業與永續耕作,並透過教育與實作,讓更多花蓮人認識自然、善用自然、與自然共生,讓花蓮成為真正的『健康生活首都』。」

本次活動在輕鬆互動與豐富知識的交流中圓滿落幕。花蓮縣政府表示,未來將持續辦理有機農業月旦講堂系列活動,邀請國內外專家與實踐者分享不同面向的有機農業、友善農法與永續生活議題,期盼在地居民能一步步將健康與環境共好的理念,落實於日常與土地之中。